【調和鼎鼐】單字解釋
和:基本詞義 ◎ 和 咊 hé 〈形〉 (1) 和諧;協調。 [harmonious;coordinated] 和,相應也?!墩f文》 和,諧也?!稄V雅》 音聲相和?!独献印?樂從和?!秶Z·周語下》 倡予和女?!对姟む嶏L·萚兮》 鳴鶴在陰,其子和之?!兑住ぶ墟谪浴?與謳謠乎相龢?!段倪x·王褒·洞簫賦》 和五聲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圣人為能和。 和樂之本也。 夔能和之。 (2) 又如:和合日(和諧、合好的吉日);和合會(合好;和諧);和令(和諧暢適);和比(和諧) (3) 和順;平和 [gentle;mild]。如:和衷(和善。今稱和衷共濟,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艱難);和昶(和暢);和直(平和爽直;和順正直);和正(和順端正) (4) 和睦;融洽 [on friendly terms;harmonious] 顏色愈和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言和而色夷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(5) 又如:和友(和睦...
調:基本詞義 ◎ 調 調 diào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言,周聲。( tiáo )本義:聲音調和;協調) (2) 選拔或提拔官吏 [select or promote] 調故吏?!稘h書·昭帝紀》。注:“謂發選也?!?調關東輕車銳卒?!稘h書·宣帝紀》 十年不得調,亡所知名?!稘h書》 婿竟不調?!鳌?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 (3) 又如:調頭(換地方;自主的妓女遷居);調職(公務員調換服務單位) (4) 征用,提取,征發 [allocate;take over for use;requisition] 特選橫調?!逗鬂h書·左雄傳》。注:“征也?!?(5) 又如:調發(征發);調練(征調操練);調取(發命令取人) (6) 調動 [shift;transfer] 我是個調虎離山計,哄你去來征戰?!段饔斡洝?(7) 又如:調人;調干部;調遣;調陣子(調陣。舞臺上演員扮兵將調兵布陣的樣子);調補(調動填補官職空缺);調派(分派);調撥(調遣分派...
鼎:基本詞義 ◎ 鼎 dǐng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,下面象鼎足。本義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) (2) 同本義 [tripod caldron]。盛行于商、周。用于煮盛物品,或置于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。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,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?!墩f文》 (3) 又如:鼎峙(比喻三方并峙,如鼎之三足);鼎鉉(指鼎);鼎鼐(鼎、鼐均為古代炊具,用來調和五味。舊時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) (4) 比喻帝王 [emperor]。如:問鼎;定鼎中原;鼎甲(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);鼎命(帝王之位);鼎業(帝王的大業) (5) 指宰相 [prime minister]。如:鼎臺(宰輔大臣);鼎臣(指宰相) (6) 喻三公、宰輔、重臣之位 [high official]。如:鼎輔(三公,宰輔);鼎司(三公的職位) (7) 指國家 [state]。如:鼎祚(國祚,國運);鼎運(國運) 詞性變化 ◎ 鼎 dǐng 〈形〉...
鼐:基本詞義 ◎ 鼐 nài 〈名〉 (形聲。從鼎,乃聲。本義:大鼎) 同本義 [big tripod]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