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拔諸水火,登于衽席】單字解釋
于:基本詞義 ◎ 于 yú 〈動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。本義:超過) (2) 往;去 [go] 之子于歸,宜其室家?!对姟ぶ苣稀ぬ邑病?。毛傳:“于,往也?!?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,逋播臣?!稌ご笳a》 (3) 取 [take] 晝爾于茅,宵爾索陶?!对姟め亠L·七月》 (4) 如;好像 [look] 《易》曰:“介于石,不終日,貞吉?!苯槿缡?,寧用終日,斷可識矣?!兑住は缔o下》 (5) 又如:于何(如何) 詞性變化 ◎ 于 於 yú 〈介〉 (1) 引進動作、行為的時間、處所,意義相當于“在”、“到”或“在…方面(上、中)” [in, at, etc.] 捐金于野?!逗鬂h書·列女傳》 (2) 又 成于機杼。 射于家圃?!巍?歐陽修《歸田錄》 (3) 又 葫蘆置于地。 力足以至焉,于人為可譏,而在己為有悔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于時冰皮始解,波色...
席:基本詞義 ◎ 席 蓆 xí 〈名〉 (1) (“蓆”的古字。會意。從巾,庶省聲。天子諸侯的席有刺繡鑲邊,故從巾。席用來待廣大賓客,故從“庶”省。本義:供坐臥鋪墊的用具。后又曾寫作“蓆”) 同本義 [mat] 席,藉也。禮天子諸侯席有黼繡純飾?!墩f文》。按,即筵也。方幅如巾,故從巾。 設莞筵紛純,加繅,席畫純?!吨芏Y·司幾筵》。疏:“初在地者一重,謂之筵。重在上者,即謂之席?!?設之曰筵,坐之曰席?!抖Y記·祭統》注 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?!对姟ぺL·柏舟》 結發同枕席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覺時之枕席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席地而臥?!濉?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席地倚墻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(2) 又如:席包(以葦席或高粱篾席制的包);席具(鋪墊用具);席戶(懸席為戶。比...
拔:基本詞義 ◎ 拔 bá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手,犮( bó )聲。本義:拔起,拔出) (2) 同本義 [pull out;pull up] 拔,擢也?!墩f文》 拔,引也?!渡n頡篇》 確乎其不可拔?!兑住で?。鄭注:“移也?!?拔河?!斗馐弦娐勪洝?楊子取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為也?!睹献印けM心上》 力拔山兮氣蓋世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 (3) 又 拔劍切而啖之。 (4) 又 拔劍撞而破之。 拔刃奮起?!濉?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 (5) 又如:拔毛;拔草;拔秧 (6) 選拔;提拔 [promote]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山濤作冀州,甄拔三十余人?!?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 (7) 又如:拔用(提拔任用);拔補(提拔補官);選拔(挑選);提拔(挑選人員任更高職) (8) 突出;超出 [stand out] 勢拔五岳掩赤城?!?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(9) 又如...
水:基本詞義 ◎ 水 shuǐ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中間像水脈,兩旁似流水?!八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。從水的字,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稱,或表示水的流動,或水的性質狀態。本義:以雨的形式從云端降下的液體,無色無味且透明,形成河流、湖泊和海洋,分子式為 H 2 O,是一切生物體的主要成分) (2) 同本義 [water] 水,準也?!墩f文》 水,準也。準,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?!夺屆?積陰之寒氣為水?!痘茨献印ぬ煳摹?五行一曰水?!稌ず榉丁?凡平原出水為大水?!蹲髠鳌せ腹辍?水曰清滌?!抖Y記·曲禮》 冰,水為之,而寒于水?!盾髯印駥W》 劉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蓋世,眾士慕仰,若水之歸海?!?宋·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 (3) 又如:水銚(燒水用的小型器具);水頭兒(風波);水濕(水氣;潮氣);水蠱病...
火:基本詞義 ◎ 火 huǒ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象火焰。漢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物體燃燒所發的光、焰和熱) (2) 同本義 [fire] 火,南方之行也。炎而上,象形?!墩f文》 火之為言委隨也,故字人散二者為火也?!洞呵铩ぴ?離為火?!兑住ふf卦》 火水妃也。春秋感情符,火者陽之精也?!蹲髠鳌ふ压拍辍?火,日氣也?!墩摵狻ぴ懶g》 人火曰火,天火曰災?!蹲髠鳌ば辍?國曰災,邑曰火?!豆攘簜鳌ふ压拍辍?大者曰災,小者曰火?!豆騻鳌は骞拍辍?火燒令堅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 火令藥熔。 (3) 又如:火鏈(舊時打火用的火力);火厝(火葬);火筒(煙筒);火火燭燭(火勢很大);火厄(火災);火備(防火設施) (4) 火災;發生火災 [fire (as a disaster)] 凡四遭火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...
衽:基本詞義 ◎ 衽 袵 rèn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衣,壬聲( rén )。本義:衣襟) (2) 同本義 [front of a garment] 衽二尺有五寸?!秲x禮·喪服記》 再拜稽首以衽受?!豆騻鳌ふ压迥辍?楚必斂衽而朝?!稘h書·張良傳》 (3) 又如:衽左(左衽。我國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服裝,前襟向左掩,異于中原一帶的右衽。用以指受外族的統治);衽服(左衽之服。指少數民族的服裝);衽發 (披發左衽。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) (4) 指床草席 [sleeping mat] 御衽于奧?!秲x禮·士昏禮》。注:“臥席也?!?衽席床第?!吨芏Y·王府》 (5) 又如:衽席(床褥與莞簟);衽席之上(比喻安全舒適的地方) (6) 袖子 [sleeve] 衽,袖也?!稄V雅》 文伯引衽攘捲而親饋之?!读信畟鳌?(7) 下裳 [trousers] 終歲御,衣衽不敝?!吨芏Y》。鄭玄注:“衽謂裳...
諸:基本詞義 ◎ 諸 諸 zhū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言,者聲。本義:辯,問辯) 同本義 [argue;dispute;debate] 諸,辯也?!墩f文》。按,者亦意辯詞也。 諸諸便便,辯也?!稜栄拧?窮研細諸問,豈得信虛辭!——《敦煌變文集·燕子賦》 (2) 又如:諸問(問辯) 詞性變化 ◎ 諸 諸 zhū 〈形〉 (1) 眾;各 [all;various] 諸郡縣苦秦吏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西和諸戎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諸道橋梁?!顿Y治通鑒·唐紀》 (2) 又 諸將皆失色。 諸越則桃李冬實。(諸越,即“百越”,指兩廣地區。)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諸峰之頂,亦低于山頂之地面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 仆必能從諸君子之后。(諸君子,指譚嗣同等)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 率諸少年?!濉?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 (3) 又如:諸余(諸般;種種);編輯部諸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