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白面儒冠】單字解釋
儒:基本詞義 ◎ 儒 rú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人, 需聲。本義: 術士) (2) 同本義。春秋時從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來的、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人 [scholar server] 儒,術士之稱?!墩f文》 通天地之人曰儒?!斗ㄑ浴ぞ印?能說一經者為儒生?!墩摵狻こ妗?儒浩居而自順者也?!赌印し侨逑隆?四曰儒,以道得民?!吨芏Y·太宰》 儒之言優也和也,言能安人能服人也?!抖Y記·儒行》 (3) 又如:儒師;儒仙 (4) 孔子學說(孔教);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學說,其特點是強調對孝、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等基本道德的實踐和修養,該學說在歷史上已成為中國大部分倫理、教育、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礎 [Confucianism] 。如:儒者(研究儒家學術的人);儒林(信奉儒家的大眾或集團);儒教徒(信奉儒家學說的人); 儒化(儒家的教化);儒風...
冠:基本詞義 ◎ 冠 guān 〈名〉 (1) (會意。從“冖”( mì), 用布帛蒙覆。從“元”(人頭),從“寸”(手)。意思是:手拿布帛之類的制品加在人的頭上,即“冠”。本義:帽子) (2) 同本義 [hat] 冠,弁冕之總名也?!墩f文》 冠至尊也?!抖Y記·問喪》 緇布冠?!秲x禮·士冠禮》。注:“今小吏冠?!?凡甸冠弁服?!吨芏Y·司服》 怒發上沖冠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新沐者必彈冠?!冻o·漁父》 冠蓋相望,乘堅策肥?!獫h· 晁錯《論貴粟疏》 小民罷市,喪出江上,白衣冠送者夾岸?!睹魇贰ずH饌鳌?峨大冠,拖長紳者,昂昂乎廟堂之器也,果能建伊皋之業耶?—— 明· 劉基《賣柑者言》 (3) 又如:衣冠整齊;怒發沖冠;二十而冠;冠禮;冠巾;冠玉(帽子上裝飾的美玉。后多用來指代美男子);冠佩(帽子與佩玉。亦指官...
白:基本詞義 ◎ 白 bái 〈形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陽之明為白,從“白”的字多與光亮、白色有關。本義:白顏色) (2) 同本義 [white]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、秋季、金、肺等 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?!墩f文》 虛室生白?!肚f子·人間世》 若白駒之過隙?!肚f子·知北游》 白晝大都之中?!稘h書·賈誼傳》 白玉不毀,孰為圭璋?!肚f子·馬蹄》 須眉交白?!肚f子·漁父》 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?!对姟で仫L·蒹葭》 目辨白黑美惡?!盾髯印s辱》 太子及賓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?!稇饑摺ぱ嗖摺?永州之野產異蛇,黑質而白章?!?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(3) 又如:雪白(像雪一樣的潔白);白衣(白衣人。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) (4) 純潔;代表清流賢正 [pure;stainless] 粉身碎骨渾可怕...
面:基本詞義 ◎ 面 靣 miàn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里面是“目”字,外面表示面龐?!懊妗?,在古代指人的整個面部?!澳槨笔俏簳x時期才出現,而且只指兩頰的上部,唐宋口語中才開始用同“面”本義:臉) (2) 同本義 [face] 面,顏前也?!墩f文》 使萬民和說而正王面?!吨芏Y·撢人》 私面私獻?!吨芏Y·司儀》 大輅在賓階面?!稌ゎ櫭?必唾其面?!稇饑摺ぺw策》 滿面塵灰煙火色?!啤?白居易《賣炭翁》 女之靧面?!鳌?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 椎髻仰面?!鳌?魏學洢《核舟記》 (3) 又如:面不廝睹(臉不對著看,表示生氣);顏面(臉面;臉部;體面;面子);滿面(整個面部) (4) 外表;表面 [surface;top;face] 微瀾動水面?!n愈《南山詩》 (5) 又如:面從(表面順從。指非出于由衷之愿);面友(非以真誠相交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