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倍道而進】單字解釋
倍:基本詞義 ◎ 倍 bèi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人,( tǒu )聲。本義:通“背”。反;背向) (2) 同本義 [back towards] 倍,反也?!墩f文》 倍正南方?!吨荀滤憬浵隆?兵法右倍山陵,前左水澤?!妒酚洝せ搓幒顐鳌?(3) 背棄;背叛。后作“背” [abandon;betray] 無倍畔之心?!稘h書·賈誼傳》 教而不稱師謂之倍?!盾髯印ご舐浴?而民不倍?!抖Y記·大學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 (4) 又如:倍畔(同背叛);倍上(背叛尊上) (5) 通“背”。違反;違背 [violate] 倍本棄事而安怠傲?!赌印し侨濉?倍其公法,損其正心,專聽大臣者,危主也?!豆茏印と畏ā?倍道而妄行,則天不能使之吉?!盾髯印ぬ煺摗?(6) 又如:倍言(違背信約);倍時(違時,錯過時機);倍情(違背情實) (7) 加倍,照原數等加 [double] 為近利市...
而:基本詞義 ◎ 而 ér 〈名〉 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須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內外兩層,外層象兩腮的胡子,內層象生在嘴下的胡子?!岸笔菨h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頰毛) 同本義 [bristles on the jaws] 而,頰毛也?!墩f文》 詞性變化 ◎ 而 ér (1)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,可連接詞、短語和分句,表示多種關系 [and;furthermore;moreover;but also;into the bargain;if;in case;however] (2) 表示并列關系 永州之野產異蛇,黑質而白章?!?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(3) 表示遞進關系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?!盾髯印駥W》 (4) 表示承接關系 余方心動欲還,而大聲發于水上?!巍?蘇軾《石鐘山記》 (5) 表示轉折關系 青,取之于藍,而青于藍?!盾髯印駥W》 (6) 表示假設關系 諸君而(如果)有意;瞻余馬首可也?!濉?徐珂《...
進:基本詞義 ◎ 進 進 jìn 〈動〉 (1) 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隹”,象小鳥形,下面是“止”(趾)。鳥腳只能前進不能后退,故用以表示前進。本義:前進,與“退”相對) (2) 同本義 [advance;move forward] 進,登也?!墩f文》 巽為進退?!兑住ふf卦》 進退維谷?!对姟ご笱拧どH|》 徒銜枚而進?!吨芏Y·大司馬》 君子三揖而進?!抖Y記·表記》 進則引之,退則策之?!俄n非子·外儲說右下》 進兵擊秦軍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以次俱進?!顿Y治通鑒》 水陸并進。 賊環而進?!鳌?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猱進鷙擊?!濉?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 (3) 又如:邁進(大踏步地前進);奮進(奮勇前進);進不來出不去(比喻進退兩難或處境尷尬);進旅退旅(進退一致,整齊合一);進退中繩(舉動合乎規矩) (4) 超過 [surpass] 臣之...
道:基本詞義 ◎ 道 dào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辵( chuò ),首聲。本義:供行走的道路) (2) 同本義 [road;way;path] 道,所行道也?!墩f文》 一達謂之道?!稜栄拧?道坦坦?!兑住ぢ摹?百夫有洫,洫上有途,千夫有澮,澮上有道,萬夫有川,川上有路?!吨芏Y·地官·遂人》。注:“途容車一軌道容二軌,路容三軌?!?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?!独献印肺迨?道聽而途說?!墩撜Z·陽貨》 從此道至吾軍,不過二十里耳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 道渴而死?!渡胶=洝ずM獗苯洝?今天大雨,道不通,度已失期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(3) 又如:大道,問道于盲;要道;人行道;車道;康莊大道;道友(出門在外對素不相識的同路人的客氣稱呼);道店(設在道路旁的旅店) (4) 道德,道義、正義 [morals] 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?!睹?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