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東萊王學士無競
送東萊王學士無競朗讀寶劍千金買,平生未許人。
懷君萬里別,持贈結交親。
孤松宜晚歲,眾木愛芳春。
已矣將何道,無令白發新。
寶劍千金買,平生未許人。 懷君萬里別,持贈結交親。 孤松宜晚歲,眾木愛芳春。 已矣將何道,無令白發新。

陳子昂 (約公元661~公元702),唐代文學家,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字伯玉,漢族,梓州射洪(今屬四川)人。因曾任右拾遺,后世稱為陳拾遺。光宅進士,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、右拾遺。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,憂憤而死。其存詩共100多首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《感遇》詩38首,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》7首和《登幽州臺歌》。
譯文注釋
譯文
這把寶劍異常珍貴價值千金,多年來我從未答應送給別人。
想到你就要啟程到遠隔萬里的地方去,把它贈送給你以表結交情深。
峰頂孤松適宜在嚴寒中生長,一般草木喜歡在春天里爭勝。
生在當今世道還有什么可說,你千萬別愁添白發就此消沉。
注釋
東萊(lái):西漢郡名,治所在今山東掖縣。
學士:官名,是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。
無競:王無競,字仲烈,東萊人。性情剛烈耿直,不肯奉迎權貴,仕途坎坷,屢遭貶謫。
未許人:沒有答應送給別人。未:沒有。許:應允,認可,答應。
懷君:想念您。懷:想到,想念。君:引申為人的尊稱,相當于“您”。
結交親:結交親密。
晚歲:一年將盡的時侯。
芳春:春天,春季。
已矣:算了吧。
將何道:還有什么可說的呢?
無:通毋、勿。
白發新:新添白發。
創作背景
武后垂拱二年(公元686年),同羅、仆固叛亂,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,出隴坻,經張掖河,駐同城(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)。此酬別詩作于陳子昂為摯友王無競送行,以千金寶劍相贈之時。
詩詞推薦
花枝婭姹搖春風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