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王侍中謁張惡子廟
和王侍中謁張惡子廟朗讀青骨祀吳誰讓德,紫華居越亦知名。未聞一劍傳唐主,
長擁千山護蜀城。斬馬威棱應掃蕩,截蛟鋒刃俟升平。
酂侯為國親簫鼓,堂上神籌更布兵。
青骨祀吳誰讓德,紫華居越亦知名。未聞一劍傳唐主, 長擁千山護蜀城。斬馬威棱應掃蕩,截蛟鋒刃俟升平。 酂侯為國親簫鼓,堂上神籌更布兵。

蕭遘 (gòu)(?-887年),字得圣,祖籍南蘭陵(今江蘇武進),唐朝宰相,中書侍郎蕭置之子。 蕭遘 出身于蘭陵蕭氏齊梁房,進士及第,歷任校書郎、太原從事、右拾遺、起居舍人、播州司馬、禮部員外郎、考功員外郎、中書舍人、戶部侍郎、兵部侍郎等職。黃巢之亂時, 蕭遘 隨唐僖宗入蜀,被拜為宰相,擔任中書侍郎、同平章事,黃巢起義平定后進拜司空,封楚國公。光啟二年(886年),邠寧節度使朱玫率軍入京,田令孜挾持唐僖宗逃往寶雞, 蕭遘 未及跟隨。朱玫主張另立新君, 蕭遘 反對,拒絕草擬文告,被罷為太子太保,退居河中府。光啟三年(887年),朱玫之亂平定,宰相孔緯誣陷 蕭遘 從逆, 蕭遘 因此被賜死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花枝婭姹搖春風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